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昌平强化产业“金名片” 200余家企业参加服贸会

2021年09月07日 17:33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9月7日电  2021服贸会·昌平区全球推介会6日晚在首钢园区举办,涉及医药健康、先进能源、体育服务等产业的多个项目签约,累计签约额超32亿元人民币,现场通过电子签约达成战略合作,全面布局产业新赛道。项目落地实施后,将为昌平培育市场主体、发展优势产业、推进绿色发展、建设数字昌平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

  2021服贸会·昌平区全球推介会严格遵循疫情防控要求,立足“昌享开放创见未来”主题,集中了产业长卷、沉浸式空间、成果发布、专家演讲、项目签约等丰富内容,同时重点推介了昌平区产业基础、“两区”建设成果、营商环境、重要产业功能区等发展优势。

  北京市昌平区区长甘靖中表示,昌平将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紧抓历史机遇,强化制度创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开放发展“昌平样板”。

 “两区”建设纵深开展

  推介会现场展示区着重呈现了昌平区产业结构、“两谷一园”创新布局,以及昌平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战略规划,重点突出“一带三组团”的消费空间版图和促进消费融合创新的“十大工程”。通过产业长卷和展示区,可以清晰看到昌平发展的重点方向,从而把握机遇,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

  2021服贸会恰逢北京“两区”建设一周年。一年来,昌平区从政策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深耕细作、持续发力,聚焦医药健康、先进能源等主导产业,吸引了1100余家重点产业领域企业集聚,实现了56项区级创新政策、84个重点项目落地,促成了29个项目签约,推动了小米二期等2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推介会上,昌平区“两区”办副主任、商务局局长李俊杰对今年昌平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上新出台的三项政策进行了发布并解读。其中,《支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暂行办法》是全市首个自贸区产业类扶持政策,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助推昌平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美丽经济“十条”新政,作为北京市首个专门支持美丽健康产业发展的区级政策,从研发端到转化端精准施策,为将昌平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美丽健康产业高地提供了政策保障;《支持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办法(试行)》重点围绕“两谷一园”建设,培育储备一批、辅导申报一批、上市挂牌一批、做大做强一批,打造昌平区上市挂牌企业板块,提高区域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些政策的创新突破、协同作用,将促使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两区”建设纵深开展。

 创新布局“金名片”

  当今时代,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高精尖产业日益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新抓手。根据昌平区产业结构规划,在“十四五”时期,昌平将着重未来科学城的建设,立足生命科学园,打造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立足未来科学城东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立足沙河高教园,构建充满活力的科教产业融合新城。通过加快构建“两谷一园”格局,昌平不断强化产业“金名片”国际影响力提升,全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

  本次推介会特邀请了生命科学领域的邵峰院士和氢能领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刚直博士两位专家聚焦医药健康、先进能源进行相关主题演讲,把脉最新国家战略走向,前瞻产业布局,赋能创新发展。

  此外,区内重点企业携其最新“黑科技”产品亮相本次昌平区全球推介会,各企业负责人对发布的创新产品进行了核心讲解与演示。

持续扩容“朋友圈”

  昌平区紧抓“两区”建设机遇,高质量做好成果预筹,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助推项目签约。推介会上,优艾贝医院管理项目、中核工业设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九华室内雪世界建设项目、惠松散装中药饮片智能调剂系统项目等重点预筹项目进行签约,项目涉及医药健康、先进能源、体育服务等产业,累计签约额32.7亿元人民币。现场通过电子签约达成战略合作,全面布局产业新赛道。项目落地实施后,将为昌平培育市场主体、发展优势产业、推进绿色发展、建设数字昌平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

  “服贸会作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高水平国际一流展会,将带来大量优质合作资源,激发创新引领开放发展潜能,昌平将借服贸会平台,聚焦’两区’建设、主导产业、招商引资等方向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于昌平元素在2021服贸会的精彩亮相,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杨仁全如是说。

  据悉,本届服贸会,昌平区有200余家企业参展参会,通过产品路演、互动体验、创意呈现等形式展示各自创新成果,全面展现“两区”引领、蓬勃向上的产业发展活力,不断提升昌平服务贸易的国际影响力。(完)

编辑:陈建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