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糖尿病患病率增长快 专家:加强健康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2021年11月15日 18:34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11月15日电 (记者 杜燕)在第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之际,“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2021“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直播活动在北京举办。多位专家表示,中国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糖尿病健康管理需要在健康教育层面持续发力,需要不断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从根本上预防各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次直播活动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文秘宣传组指导,中国家庭报社主办,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护理专委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改变糖尿病专项基金协办,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直播活动分为“科普传递,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同心同行,护航健康中国建设”“拥抱2030,共筑健康明天”三大篇章。

糖尿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在直播活动上介绍,中国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宣传主题为“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这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助力“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这一理念落地落实,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是重点。

  他称,一方面,糖尿病健康管理需要在健康教育层面持续发力。在传播方式上,应着重以大众视角转换健康内容,树立正确糖尿病防治理念、鼓励大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倡导大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推进健康知识“人人知晓、家家受益”,筑牢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科普防线;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落地基层。各组织、单位应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延长健康照护行为、提升健康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强化基层服务能力,从根本上预防各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走出糖尿病认知误区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郭立新表示,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以糖代谢为主的糖代谢异常疾病。在糖尿病的认知上,人们常有误区。

  例如经常有人说“别吃太多糖,小心得糖尿病”。其实,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吃糖与糖尿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如果长期摄入过甜的食物或是含糖饮料等,会导致超重、肥胖,增加代谢疾病发生的风险。糖尿病与肥胖以及超重有一定的相关性,长期摄入过多的糖分,患有糖尿病的概率会明显高于健康饮食的人群,因此要做到吃糖有度。

  另一个误区是,在同等条件下,有家族病史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比没有家族病史的人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会患糖尿病。除遗传因素外,中国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如果他们能够在潜在风险期就进行健康饮食,加强锻炼,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正确、科学地干预,完全有可能延缓甚至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他称 ,对已经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来说,合理膳食,配合科学运动,遵医嘱管理血糖,同时关注血脂、血压,控制多种代谢异常,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可防可治可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表示,中国糖尿病发病率持续增长,尽管糖尿病的管理还面临很多挑战,但从临床医生的角度,糖尿病是可防、可治、可控的疾病。家庭是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的核心单位。

  他称,作为内分泌的医生,要加强对于大众的糖尿病科普,让更多人提升对于糖尿病的认知;对于患者要给予正确的糖尿病教育,提升糖尿病的综合管理,让糖尿病患者减少或不发生并发症;响应慢病防治基层下沉战略,加强基层的培训,提升基层医院医生,包括社区医生和家庭医生的糖尿病诊疗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的慢病管理。

糖尿病患者家庭照护

  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主任赵芳认为,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家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家庭中,要求患者个人做好健康记录,同时引导家人发挥监督、支持作用,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抵抗不良情绪,最终目的是遵从医嘱提高用药依从性,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赵芳推荐患者在家中使用血糖监测日记,它不仅可以记录血糖变化,更重要的是为医生提供居家自我管理中看不见的问题和误区。(完)

编辑:陈建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