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以诗会友 多国诗人京城第一会馆畅谈东西诗歌精髓

2024年04月18日 21:43 来源:中新网北京

诗人在有“京城第一会馆”之称的湖广会馆参加丁香诗会文化沙龙。西城区供图

  中新网北京新闻4月18日电  “那么多的花朵,那样的光芒、芳香和歌曲”……百年前,印度诗人泰戈尔用优美的诗歌来称颂当年的法源寺丁香诗会。百年后的今天,来自美国、英国、印度、埃及、俄罗斯等国家的诗人在有“京城第一会馆”之称的湖广会馆参加丁香诗会文化沙龙,围绕“光芒与芳香——东西诗歌之精髓”主题畅所欲言。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历来赞赏世界各地文化的交融。著名诗人舒婷表示,泰戈尔和何其芳是对她影响最大的诗人,她年轻的时候就接触过《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愿意在明年、后年继续来到北京西城,继续深刻探索西城之美,继续致敬世匠泰戈尔。

  印度诗人、驻柏林泰戈尔中心主任、教授希帕拉卡什表示,时隔27年再次来到中国,他看到中国人对泰戈尔的尊重一直未变。泰戈尔的诗歌是个长久的话题,因为讨论泰戈尔,很多人成为了朋友,正如他诗中所说,我们用尽一切,团结在一起。

  著名诗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吉狄马加表示,泰格尔在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授奖词中有这样一句:《吉檀迦利》已经是英语诗歌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继续思考,如何通过诗歌翻译,推动文化更好地交流起来。 

  美国库比蒂诺市桂冠诗人杨京京表示,这次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对她而言像一场梦一样。她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爱上了诗歌,后来在美国加入了诗歌协会,用母语写诗让她找到了对自我的认同。她现在每个月都会组织一场活动,鼓励参与者用自己的母语来表达,让东西方相遇、让过去现在和未来相遇。

  著名评论家陈仲义为参加此次活动,专门从书柜里找到了自己在五六十年前手抄的泰戈尔诗歌活页,带到现场展示。手抄诗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走过的很多文学爱好者的习惯,这些活页把大家带入到回忆中。

  英国诗人菲奥娜·本森说,因为这次活动,她与在座的很多人成了朋友,诗歌是了解彼此灵魂的方式。她在现场分享了多首英国诗歌,集中展现了“光芒与芳香”在英国诗歌中的映像表达,这些内容通常都与时光、希望相关。

  著名诗人、《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表示,泰戈尔能在不同时代影响到当代人的诗歌创作,是因为他对真善美的歌颂。

  俄罗斯青年女诗人、翻译家、艺术家唐曦兰日常定居中国,从事中文创作,醉心于中国诗歌。说到中国与俄罗斯的诗歌关联时,她表示,中国自古以来很多诗人喜欢描述人与自然的关联,中国的诗人能够在很短的句子里表达非常深邃的观点,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在俄罗斯读大学时她的老师拿了两节课的时间来讲解这首仅仅20字的短诗。

  著名诗人、北京大学教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臧棣表示,泰戈尔是一位智者,他的诗中有很多沉思。这很值得当代诗人学习,要坚持思考,向世界敞开胸怀,这样诗歌创作才会获得更持久的力量。

  著名诗人、评论家、清华大学教授西渡表示,泰戈尔的诗很早就进入了中国。直到今天,泰戈尔的《飞鸟集》《新月集》已经是中小学生的必读作品,但对于他的其他作品,包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吉檀迦利》,还需要更丰富、更深入的阅读。

  印度诗人、博士拉蒂·萨克森纳已经七次来到中国。她表示,诗歌式的表达是中印文化能够产生共鸣的地方,愿意在今后更多地到访中国。

  著名诗人、《中华诗词》主编高昌表示,泰戈尔访问中国已经一百年了,时间越久,味道越醇厚。这次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有很多诗歌爱好者参与,喜欢诗不一定会成为诗人,但所有人都可以领略诗歌的美好,让诗歌成为消除误解、良好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他以一首五绝翻译了泰戈尔《新月集》的第三首诗:“爱前无假面,一切呈根本。美如小小歌,恒似短短吻”,并将此诗献予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

  据悉,此次活动的举办地湖广会馆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北京著名的京剧演出场所。在本次沙龙活动开始之前,诗人们还特意去参观了位于湖广会馆的北京戏曲博物馆,馆藏的珍贵戏曲文献、文物、图片和影像资料,令诗人们赞叹不已。(完)


编辑:杜燕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