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白求恩生平事迹图片展在北京举行

2024年05月08日 11:12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纪念白求恩》发表85周年,纪念白求恩逝世85周年,“追寻英雄足迹——白求恩生平事迹图片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抗战馆供图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纪念白求恩》发表85周年,纪念白求恩逝世85周年,“追寻英雄足迹——白求恩生平事迹图片展”日前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展览由近300张珍贵照片组成,展现了白求恩大夫光辉的一生和人们至今依然对他的敬重、怀念、学习的画面。

  白求恩大夫1890年3月3日,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他曾三次从军,第一次世界大战去欧洲战场参战。1937年去西班牙支援那里人民的反法斯斗争,并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应运于实战的战地输血车。1938年1月8日,率加美援华医疗队从温格华出发,于1938年1月27日来到香港,冒着战火,辗转来到延安,后到晋察冀前线。1939年10月,在摩天岭战斗中,为八路军伤员手术时刺伤手指,感染引发败血症,不幸于1939年11月12日逝世。

  在不足两年时间里,白求恩大夫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抢救伤员,拯救了数以千计抗日军民的生命;他从游击战实际出发,改进医疗手段,革新医疗器械,研制医药用品,组织群众输血队;他参与创办的野战医院和卫生学校,为晋察冀边区留下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他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并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白求恩逝世后,延安、晋察冀边区军民以多种形式沉痛悼念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毛泽东于1939年12月21日发表《学习白求恩》一文(后改名为《纪念白求恩》收入毛泽东选集),以深切悼念白求恩大夫。毛泽东同志对白求恩大夫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予以高度评价,从此,他的名字深深镌刻在中国人民心中。

  本次展览由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人民美术出版社、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国际友人协会、八路军研究会、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等单位协办。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副会长穆广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罗存康为展览揭幕并致辞。

  罗存康表示,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更需要弘扬践行伟大精神。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希望同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以及所有和平友好的组织,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不断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愿景注入新的时代力量。

  加拿大白求恩故乡格雷温赫斯特市白求恩故居纪念馆、加拿大白求恩协会、加拿大白求恩行动促进委员会,加拿大加中友好联合总会前任主席及加中友好协会(渥太华分会)前任主席蔡燕玲,多伦多加中友协主席沃伦·白求恩,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白求恩专家、著名中英文双语作家李彦教授等,为展览举办发来贺信。

  开幕式结束后,全体代表向安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西北侧草坪上的白求恩巨型雕像敬献鲜花。接着,参观了最新亮相的白求恩生平事迹展览。

  展览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西侧专题展厅内,分六部分、由近300张珍贵照片组成。

  第一部分“传奇经历,多彩人生”,展示了白求恩医生自幼喜爱医学,为了追求医术,他踏遍西欧六国,精心钻研、勤于实践,最终成为胸外科专家和医学博士的经历。同时,还展示了白求恩医生加入加拿大共产党后,率领医疗队支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

  第二部分“不远万里,援华抗战”,通过图片和文物展示了白求恩医生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加美援华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拒绝国民党的优越条件,携带大量医疗器械和药品到达延安的过程,以及白求恩医生受到毛主席的亲切召见并主动要求到抗日最前线去的伟大历程。

  第三部分“抵达晋察冀”,展示了白求恩医生到达晋察冀后,深入前线,抢救伤员,创办模范医院的事迹。他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并谢绝特殊照顾,展现了崇高的品质。

  第四部分“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白求恩医生结合实际改进医疗手段,革新医疗器材,研制医药用品,被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赞誉为“边区科学家”。

  第五部分“在最后的日子里”,尽管白求恩大夫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接近尽头,但仍然坚持工作,白求恩大夫的离世不仅是中国医疗界和抗战前线的一大损失,更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一颗巨星陨落。

  第六部分“永远的纪念”,白求恩的事迹在战争年代被广泛传播,他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和楷模。他的名字和事迹被写进了教科书,成为了一代代中国人成长的必读故事。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品质,以及他对医疗事业的执着追求,都深深地影响了无数人的心灵。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5日结束。(完)

编辑:杜燕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