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探访京城“鬼市”:新体验续写老故事

2021年04月06日 05: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4月2日晚,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夜赏奇珍·鬼市探宝”活动迎来第二个开市日。

4月2日晚,魏根华在摊位前休息。由于小雨,他已把摊位上的部分货品收起。

4月2日晚,一位买家在“鬼市”摊位前拿着手电仔细查看货品。 4月2日晚,打扮成侍卫在“鬼市”巡逻的安保人员。 4月2日晚,一位顾客在潘家园文创商店内挑选商品。

4月2日晚,打扮成侍卫在“鬼市”巡逻的安保人员。

4月2日晚,一位顾客在潘家园文创商店内挑选商品。(摄影:中新社 易海菲)

  中新社北京4月5日电(杜燕 徐婧)夜幕降临,在京城某处,这里才刚拉开序幕:经过“带刀侍卫”的盘查进院后,耳边不时传来风声,无章的手电光线又平添了几分惊悚。低头看向地面,是形色各异的货品,这才让人感觉“回了人间”。

  这是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升级后的“夜赏奇珍·鬼市探宝”现场。这里从3月26日起定期开市,晚七时敞门迎客,持续至次日四时。

  清明节期间,记者赶上了第二个开市日。作为一名新手,记者先听“行家”传授经验:手电筒是必备装备,不能反复试探底价,不能讨价还价后不买。

  “多听多看,想买就买”,这是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悦给游客的八字攻略。前半句呼吁买家不要冲动消费;后半句提醒人们不要犹豫,以免错失“宝物”。

  新手“打眼”怎么办?张悦称,此次升级,加强了对货品的把控,“卖家说‘保老’,就能出手。”

  在摇曳的灯光中,记者随着人流“挑灯探宝”。地面上,瓷器、串珠、老玩具、书籍、字画等应有尽有,可谓“一摊一景”。

  摊位间,许多人默不作声在一旁观察,他们有的在等待时机出手,有的在学习挑选货品的经验。

  魏根华从1998年开始在此卖货。他介绍,在因为这份工作结交的朋友里,最小的20多岁,最大的已经70多岁了。他还和来自德国、英国、瑞士和韩国的顾客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何先生这晚在“鬼市”用100元(人民币,下同)购入了一个军号。有着从军经历的他希望,这个军号和家中的军用挎包一起,唤起那段珍贵的记忆。

  记者前方,有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戴着头灯,寻找失落的德国宝星老表。

  “上中学的时候,拆了(表)零件,到收废品的地方卖铜。”他称,当时铜一斤2元,他拆下的零件按照杂铜一斤1.2元卖了,“逛了快30年也没碰到一样的,如果遇到,一定要买回来。”

  张悦介绍,拥有近30年历史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其诞生可以说始于“鬼市”。

  “半夜开市、黎明即散”的“鬼市”文化是许多文玩人的集体记忆。据史料记载,宋代时“鬼市”就已盛行,而老北京的“鬼市”传统,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

  张悦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一块待建闲置地上出现了百姓自发形成的零散地摊。随着规模不断扩大,近百个摊位成为潘家园市场的雏形。那时开市时间没有限制,凌晨就有人占位摆摊,人们称之为“鬼市”。

  “希望通过凸显中国传统元素打造独特历史氛围,让更多人在沉浸和体验感中了解民俗文化。”张悦说,市场基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创造,一方面满足老顾客的怀旧情怀,另一方面希望吸引更多年轻客群参与到老北京古玩、地摊文化的传承中,为更多市民提供夜间消遣新去处。

  今年28岁的寇中豪从9岁开始接触收藏。在他眼里,“鬼市”为老一辈提供了怀旧场所,增加生活情趣。

  “我带我爱人一起来逛,这是我们俩的共同爱好。”他说,看到很多人带小孩来,把传统文化通过这种方式传承下去更好。

  作为买家,他希望卖家加强自律、市场管理到位,不辜负消费者的信任。

  现场,记者还看到许多短视频博主用影像将经验分享给更多人。

  刘丛是众多记录者中的一员,也是一家玉器店铺的店主。他介绍,自己截至目前共发布了150多条短视频,最高的播放量有1500多万次。

  在他发布的短视频中,有对不同玉石品质的介绍,也有自拍自演的情景短剧。“除了宣传店铺外,还介绍挑选货品的方法,让大家买得放心。”刘丛说。

  “升级后的‘鬼市’将根据每周反馈进行主题变化,慢慢找到市场、商户、淘逛者之间的契合点。”张悦称,潘家园是有故事的地方,未来还会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场景体验,吸引更多人把“鬼市”的故事讲下去。(完)

编辑:陈建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