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大兴今年底前完成全部1.5万个散坟治理

2021年05月08日 20:21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5月8日电 (郝新颖)近年来,北京市大兴区积极推动殡葬事业健康发展,三年累计节省民众殡葬费用1200余万。同时,大兴区已有9600余座散坟完成治理,2021年底前将完成全部1.5万个散坟治理工作。这是记者今天从北京市大兴区民政局了解到的。

率先启动殡葬改革,出台多项惠民政策

  据北京市大兴区民政局殡葬管理所所长张月光介绍,大兴区以满足群众殡葬需求作为出发点,持续深化殡葬改革,积极落实各项殡葬惠民政策,在全市做到“五个率先”,即率先启动殡葬改革、率先制定殡葬设施规划、率先开展散坟迁移、率先成立殡葬行业协会、率先取消医疗机构太平间……三年来累计节省群众殡葬费用1200余万。

  2018年7月,大兴区在北京市率先启动殡葬改革,以惠民为核心,针对大兴区户籍居民,出台遗体免费接运、冷藏(3日内)的优惠政策;生前为低保、优抚、见义勇为、区级以上劳模的居民,享受遗体接运、遗体冷藏(3日内)、遗体整容、遗体告别、遗体火化、骨灰寄存六项费用全部免除;对于选择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的居民,由大兴殡仪馆提供免费遗体接运等六项服务。

  2019年,针对大兴区户籍居民,又出台了骨灰免费寄存三年、告别厅降价10%、成本价销售寿衣、寿棺、寿盒等共计九项殡葬惠民政策。

  今年,大兴区拟出台《生态安葬补贴办法》,开辟生态节地安葬墓区,免费为民众提供生态安葬服务,实现惠民政策从殡到葬的全过程覆盖。

率先制定殡葬设施规划,建设节地生态墓区

  “按照全区统一标准,墓穴全部以节地生态标准进行建设,双人穴不超过0.8平方米、单人穴不超过0.5平方米。”据张月光介绍,根据《大兴区殡葬设施专项规划(2019-2035)》,2021年底前,大兴区公益性墓地将从14个增加到21个,形成“一馆(大兴区殡仪馆)、两墓(天堂公墓、天慈公墓)、多园(各镇公益性墓地)”的殡葬设施体系,实现农村公益性墓地全覆盖,补齐大兴区公益性殡葬设施短板,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殡葬“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低碳殡葬、人文殡葬、绿色殡葬”。

率先启动散坟治理,推进绿色殡葬环境

  2019年,大兴区民政局出台《北京市大兴区散坟迁移工作方案》,全区大范围摸底排查“三沿五区”,共发现1.5万座散坟需要治理。

  散坟治理的方式共有3种:迁入公益性公墓、就地深埋和自行迁出。根据不同情况,村民可获得相应的基础性补贴和奖励性补贴,让环境更加优美,逝者更有尊严。

  目前,大兴区已有9600余座散坟完成治理。2021年底前,将完成全部1.5万个散坟治理工作。

率先成立殡葬协会,倡导文明节俭新风

  2019年,北臧村镇作为大兴区红白理事会工作试点,通过成立镇级红白理事会,积极做好农村红白事免费服务、政策宣讲等工作,破除了婚丧嫁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互相攀比之风。

  2020年,大兴区加强殡葬队伍建设,成立区殡葬行业协会,完善法治、德治、自治基层治理体系,吸纳30多家会员单位,签订《大兴区殡葬行业服务承诺书》,指导各镇街、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目前,各镇街红白理事会均已完成登记注册,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备案520家,实现红白理事会全覆盖。

  “以前办丧事、喜事,一桌饭菜动辄数百上千,现在宴席的标准统一定为500元一桌,既给家庭省钱又减少浪费。”张月光称,理事会大力倡导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同时启动了对村红白理事会和服务供应商的监督考核机制,以更好地保障服务效果。

率先取消太平间,全面净化殡葬市场

  2021年1月1日起,大兴区取消区内医疗机构太平间,医疗机构不再存放患者遗体,改为由区殡仪馆统一存放。

  大兴区殡仪馆直接对接各医疗机构殡仪服务业务,打通殡葬惠民政策绿色通道,斩断殡仪服务牟利“源头”。

  为减少逝者家属等待时间,大兴区殡仪馆将在区内主要医疗机构设立服务点,便于双方工作的更好对接。在区人民医院设立遗体接运中转站,并派驻工作人员和灵车,24小时待命,专门负责这些医疗机构的遗体接运工作,确保第一时间接运遗体。另外,大兴区殡仪馆为增加遗体储存空间,新建成的100余平米冷藏区也即将投入使用,为这一殡葬改革提供条件保障。

  据大兴区民政局殡葬管理所统计,以往民众办理丧事花销大约需要3万元左右,随着大兴区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殡葬改革,已降低到数千元,直接或间接为民众节省三分之二的费用。(完)

编辑:陈建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