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西单时尚节开幕 实体+虚拟商业空间打造消费新生态

2021年07月29日 14:58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7月29日电 (记者 杜燕)为期2个月的2021(第十一届)北京西单时尚节在西单更新场开幕。本届时尚节将以西单金融街、大栅栏北京坊“双核消费新地标”为核心、开展辐射全区商业服务业企业的全域促消费系列活动,更好地满足民众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消费新需求。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重要的开局之年,北京市西城区紧抓“两区”建设机遇,构建新布局、新场景、新消费、新模式为核心的“四新”消费新生态,坚持“政府搭台、协会主办、企业唱戏”的市场化主体原则,围绕“时尚、文化、品质、生活”核心基础,展现“构建高品质发展新生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的主题,开展此次时尚节。

  本届时尚节由北京市西城区商业联合会、北京西单商会、西城区饮食行业协会主办,将持续至9月底。活动范围突破既往的西单商圈区域范围,统筹带动全区全域商业零售、餐饮、文化、旅游、教育、健康、金融、网络服务等消费领域全行业联动。

  本届时尚节主体活动共分为四个系列30余场专题活动,涵盖数字经济、文化创意、亲子互动、高品质生活集市、艺术品鉴、沉浸式娱乐等内容。

线上线下活动实现全行业共振

  在7月29日至9月29日,北京坊、图书大厦、西单大悦城、西单更新场、金融街购物中心、天虹百货等奖开展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生活方式类主题市集、音乐快闪、夏日青春放映厅、高品质少儿文体教育体验等线下专题活动近20场次。

  在7月29日至8月22日,利用“西城消费”平台同步上线“缤纷仲夏”系列活动,组织全区商业服务业企业开展综合促消费活动,按政府与企业1:1的比例配资投放消费券,实现全行业共振,拉动消费增长。

国潮澎湃系列活动彰显国货力量

  在8月1日至8月20日,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围绕“国潮澎湃”主题,重点商业企业将开展玉石传承讲授、非遗技艺传承体验、国学开蒙启智、古乐修身养性、中华美食体验、国产电影展播等6个系列、近10场线下高品质专题互动活动,支持老字号传承创新,提升文化消费辐射力,以现代科技融合传统元素,展现国产文创及品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精髓,彰显国货力量。

时尚美食系列活动带动消费热度

  在8月24日至9月24日,举办第四届时尚美食节。由“西城消费”微信平台制作发起西单-金融街、大栅栏-北京坊以及重点商业区域,餐饮特色菜品人气美食网络评选,配合视频号和直播“时尚美食打卡秀”,以网络评论、打卡互动的形式带动人气,评选“2021时尚人气美食”TOP20,制作并发布人气排行榜,增强以餐饮为载体的文化艺术美学体验,提升西城时尚美食吸引力,带动区域消费热度。

  在8至12月,举办第一届老字号餐饮文化节。以老字号品牌文化、技艺传承为核心,开展老字号餐饮文化巡展、拜师传承会、“西城消费”线上老字号餐饮文化节专属促销等活动,展现区域老字号餐饮文化,彰显品牌魅力、增强品牌优势,推动传统老字号餐饮企业高品质创新发展。

漫游新场景,河图体验打卡秀

  在8月至9月,开展全区综合商业体及重点企业虚拟场景联展,通过5G+河图技术赋能,拓展虚拟商业空间,搭建河图新场景,引入知名IP,以盲盒探宝、艺术展示等形式实现互动体验引流。

  此外,在时尚节期间,西城区商业零售、餐饮、文化、旅游、体育、健康、金融、网络服务等全业态重点企业将分不同时段陆续开展线上、线下精品促消费、文创跨界、新品发布等百余场系列活动,以线上发券、线下打折、会员福利等形式,拉动区域消费增长。

打造舒适时尚的商圈环境硬实力

  北京市西城区副区长聂杰英在致辞中介绍,去年西城打造“西城消费”特色促消费平台,累计组织开展了19个系列、41轮次、810场专题活动,累计投放消费券769.7万张,整体撬动区域消费19.68亿元。上半年,西城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2亿元,同比增长21.9%,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9个百分点,在十六区中位列第二。

  她表示,西城区将立足于服务北京“两区”建设、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首都核心功能发展等历史机遇,着力将西单打造成为大国首都城市形象窗口、核心政务服务保障中心、历史文化传承展示中心、城市品质消费体验中心。

  聂杰英还指出,西城区将全面优化消费场景,聚集优质消费资源,推动智慧消费发展,加强消费环境建设。紧抓“两区”建设机遇,高标准对标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品质,精准营造国际化高端商业服务软环境。今年,还将改进西单商圈慢行系统,改造空中连廊,增加绿化景观与城市家居等元素,激发公共空间活力,打造舒适时尚的商圈环境硬实力。(完)

编辑:陈建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