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北京拟加快人工智能、5G与农业融合 打造农业“中关村”

2021年08月13日 16: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 陈杭)“十四五”时期,北京将着力打造农业“中关村”,加快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力争到202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77%。

  北京市12日发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下称《规划》)提到以上内容。

  《规划》显示,“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举措,乡村振兴总体开局良好。同时,北京市农业农村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新旧交织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农业科技优势发挥不充分,发展质量不高,高效设施技术储备不足,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场景不多、变革作用不明显等。

  《规划》提到,“十四五”时期,北京市“三农”发展面临诸多机遇,特别是以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有利于打造农业“高精尖”的北京板块,建设智慧农业,赋能农业实现跨越发展。要着力打造农业“中关村”,聚焦现代种业、高效农业设施、智能装备、数字农业等重点领域,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种业发展方面,《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技与人才优势,加快建设全国种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种业之都”。编制实施北京市种源“卡脖子”联合攻关十年规划,开展重要品种选育和种源“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在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上取得积极进展,当好种业翻身仗先头部队。

  智慧农业发展方面,《规划》明确,要大力推进应用场景建设,加快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北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构建全市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一张图”。

  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规划》提到,要集聚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探索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评价机制,明确科技人员兼职取酬、成果作价入股等事项,加大科研成果权益分配的激励力度。到2025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77%。(完)

编辑:陈建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