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北京“帮信罪”案件被告人呈年轻化、低文化程度态势

2023年07月11日 22:50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7月11日电 (记者 陈杭)银行卡出租出售竟然可能是犯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普通民众如何避免成为犯罪帮凶?11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召开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下称“帮信罪”)案件审理情况新闻通报会,发布《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审理情况白皮书》。

  帮信罪是网络犯罪分工细化和黑灰产业链发展背景下高发的一种犯罪类型,该类案件的犯罪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据统计,2019年至2023年6月底,北京三中院辖区法院审结帮信罪案件共计634件。司法实践中,帮信罪案件特点突出,折射出社会治理痛点,亟待整治。

  北京三中院副院长王海虹表示,目前,帮信罪案件主要集中于提供银行卡用于支付结算这一非技术性帮助行为,占比达93.2%,且主要集中于涉众电信网络诈骗。帮信罪案件中,45岁以下的被告人占比9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56.2%,被告人呈现年轻化、低文化程度态势。

  从北京三中院的调研情况来看,在400名自然人被告中,30岁以下的有233人,占比58.3%;35岁以下的有317人,占比79%;45岁以下的有380人,占比95%。在写明文化程度的363名被告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204人,占比56.2%;高中(包括职高、中专)文化程度的有96人,占比26.4%;大学(包括大专)文化程度的有63人,占比17.4%。在提供技术性支持的23件案件中,35名自然人的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31人。

  北京三中院表示,对于帮信类犯罪,除了司法机关利用法律手段惩治犯罪外,还需要公民个人提高法律意识,监管机构、电信企业等加强规范治理,互联网平台、新闻媒体及学校、社区等社会组织承担社会责任,实现源头性预防、管控和打击,形成治理帮信犯罪的社会合力。

  北京三中院提示民众,要提高法律意识,切莫贪图小利,如陷入帮信陷阱或者被胁迫、蒙骗出售信用卡、手机卡,应当第一时间寻求司法机关的帮助和保护,及时止损。(完)

编辑:杜燕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