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北京打造AI创新策源地 代表建言兼顾安全与发展

2024年01月23日 20:32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1月23日电 (记者 陈杭 吕少威) 人工智能大模型要兼顾安全与发展、利用新兴科技建设可信碳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正在召开的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高质量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为人大代表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人工智能要兼顾安全与发展

  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北京将聚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壮大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加快构建高效协同开放的创新体系,着力打造中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关村实验室总工程师傅首清表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关键。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实验室已逐渐成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

  2023年,《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相继发布,提出到2025年,北京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人工智能大模型覆盖图像、视频、音频、语义等多模态,包含数百亿甚至数万亿个参数,训练和运行需要较多计算资源和时间,以及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傅首清表示,北京在人工智能科技资源、人才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中,海淀区是人工智能企业的主要聚集地,也是人工智能产业的示范区。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隐患。他建议,人工智能要兼顾发展与安全,既要加速提升创新体系效能,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又要加强风险研判和防范,兼顾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为人工智能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利用新兴科技建设可信碳数据流通基础设施

  “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要求进口商品披露碳排放足迹,并根据碳排放量征收不同税费。”北京市人大代表、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董进建议,可利用新兴科技建设可信碳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帮助更多低碳商品提升碳足迹数据的可信性。

  董进表示,区块链具备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低碳商品产业链上从生产、运输、消费、回收等环节中每一步的碳数据都通过区块链存证、共享,可实现碳排放数据的精准追踪与锁定。同时,有利于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协同合作,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放大数据要素价值。

  他建议,北京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建设可信碳数据流通基础设施,让海量的商品碳排放数据信息实现安全、高效地汇聚、流转、存证,帮助它们更好地获得国际认可,提升全球竞争力。(完)

编辑:杜燕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